最新调查:台湾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创逾13年新低******
中新社台北12月27日电 台湾“中央大学”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7日发布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(CCI)总指数为59.12点,创下逾13年新低。
该中心执行长吴大任就此指出,台湾制造业景气还未落底、劳动市场持续恶化,明年想靠内需撑经济恐怕不乐观。
据中央社、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,这项调查显示,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的6项分项指标中,仅物价水平上升,购买耐久财、经济景气、家庭经济状况、就业机会、投资股市时机等5项指标均下降。
其中,“未来半年家庭经济状况”调查指数70.9点,为2010年5月以来最低。“未来半年就业机会”降至61.1点,创下近13年新低。“未来半年购买耐久性财货时机”指数99.9点,由于跌破100点,绝对水平从“偏向乐观”转为“偏向悲观”。
对于上述指数的持续下降,吴大任认为,这反映出民众对经济景气信心低迷,对未来家庭所得不乐观。他分析指出,在通胀压力笼罩与全球主要央行持续紧缩等双重压力夹击之下,台湾经济急转直下。大家期望明年可以靠内需支撑经济,抵挡出口衰退,“但这希望要成真,难度非常高”。
此次调查由“中央大学”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,调查期间为12月18日至21日,以电话访问方式进行,采电脑随机抽样,共访问2870名台湾地区20岁以上民众,在95%的信心水平下,抽样误差为正负2.0个百分点。(完)
“隐形冠军”之父:中国已成为创新的最佳试验场******
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(记者 彭大伟 李金磊)“隐形冠军”之父、德国著名管理学者赫尔曼·西蒙近日在中新社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栏目中表示,德国的优势在于高科技和专精,而中国企业优势则在于发展速度和消费者对创新更友好。
谈及中、美、德三国企业经营和创新文化的异同,赫尔曼·西蒙认为,中国消费者比德国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和采纳创新。因此,中国已成为创新的最佳试验场,尤其是数字创新。“你真的可以(在此)检验自己是否能够成功。”
在赫尔曼·西蒙看来,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,比如高铁、人工智能。他举例称,一家德国“隐形冠军”正在上海建设其人工智能中心。因为他们认为,在人工智能产品和流程的研发方面,中国提供了比德国更好的机会和环境。
他进一步指出,放眼其他领域的德国“隐形冠军”,比如采矿技术,德国企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综合的采矿技术中心。因为德国已经不发展采矿业了,但是采矿业仍然是中国的重要产业。
去年,中国启动了一项计划,投入13亿美元以培育1000家新的“隐形冠军”企业。赫尔曼·西蒙表示,中国政府正在培育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,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来促进经济增长非常明智。
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、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,美国企业强在战略创新、德国企业善于技术创新,而中国企业则善于整合资源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。三国应学习各自优势,取长补短,以实现更好发展。
“如果能够顺应全球化经营的趋势,建立融合不同文化、文明的跨国企业,实现中、德、美合作协同发展,这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将有很大贡献。”陈劲称。(完)